作 者 |
宁婷婷,纪紫嫣,马雪媛,王首刚,赵红霞 |
第一作者 |
宁婷婷 |
作者单位 |
聊城大学农学院,山东聊城 |
卷 号 |
49 |
发表年份 |
2021 |
发表刊期 |
4 |
发表页面 |
121-124,151 |
关 键 字 |
滞尘能力☂ ☃ ☄ ★;叶表微结构☂ ☃ ☄ ★;冠层分析☂ ☃ ☄ ★;单位面积滞尘量 |
摘 要 |
以聊城市内常见的12种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,分析叶片单位面积与单株滞尘能力,通过显微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,研究植物滞尘能力与叶表微形态的关系★☆♀◆◇。结果表明:单位叶面积滞尘量(TSP)从大到小为白皮松>紫叶李>雪松>紫叶桃>悬铃木>白蜡>榆树>国槐>油松>银杏>胡桃>七叶树★☆♀◆◇。单株植物滞尘能力(TSP)大小顺序为国槐>紫叶李>胡桃>紫叶桃>悬铃木>七叶树>雪松>白蜡>白皮松>油松>榆树>银杏★☆♀◆◇。植物滞尘能力与叶面结构、冠层结构及树体高度有关★☆♀◆◇。雪松吸附PM10的能力最强,白皮松吸附PM2.5和PM0.1的能力最强★☆♀◆◇。叶片越粗糙、绒毛和褶皱越多、气孔多且开口较大的植物滞尘能力越强☂ ☃ ☄ ★;树冠覆盖面积大的植株滞尘能力较强,叶片小而疏的植株滞尘能力相对较弱,高度为2~6 m的植株滞尘效果最佳★☆♀◆◇。 |
附 件 |
托福网考做笔记 |
|
注:若需下载,请右键单击另存 |